| 
 01 面部美学与标准 在面部美学中,有一个经典的比例划分,即“三庭五眼”与“四高三低”。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健康审美的考量,也为下巴整形提供了重要的美学设计参考。通过调整下巴形态,我们可以更好地遵循这些比例原则,实现面部轮廓的和谐与平衡。 面下1/3的美学意义 在颜面的整体结构中,面下1/3区域是最富于变化且最具特色的部分。其中,颏部作为三庭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形态、位置及其与上中面部的协调比例,共同构成了面部美学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一个正常或上翘的颏部,不仅被视为容貌美的重要标志,更象征着智慧与魅力。而颏部的发育不足,往往会给人留下胆怯、懦弱的印象。因此,通过颏部整形,往往能给人带来整个容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02 下巴整形与面下1/3的重要性 有的人,通过精心打造一个美观的下巴,从而显著提升了他们的颜值,焕发出迷人的光彩。然而,也有人在进行下巴整形后,结果却适得其反,变得如同“蛇精”一般。为什么有些人通过下巴整形能实现颜值的飞跃,而有些人却适得其反,甚至变得丑陋不堪?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选择下巴整形时,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条件,从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整形方案。 03 颏部畸形分类与评估 颏部畸形分类在整形外科中非常重要,它关系到如何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。1995年,Guyuron等人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外科设计的7型分类系统,为颏部畸形的分类提供了有力的指导。该分类方法具有明确的优点,它清晰地界定了颏部软硬组织的畸形类型,并对手术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。然而,该方法主要关注前后向和垂直向的变化,以及正面左右的不对称性,而未涵盖正面宽度的变化。事实上,正面过宽或过窄也是影响颏部轮廓美感的重要因素,正逐渐受到患者的关注。因此,一个更全面的分类体系应将这一因素纳入考虑。 Richett's平面的运用 Richett's平面,由美国正畸学家Rickett提出,是一个假想的审美平面,连接鼻尖点和颏前点。他通过研究观察到,面型匀称的黄种人,其上下唇前点通常与该连线相切或位于其后方1至2毫米处。这一美学的测量方法有助于评估鼻唇颏之间的协调性,为截骨线和颏部骨段移动距离的设计提供依据。通过直接观察患者面部的侧影变化,可以有效地评估颏整形术所引发的局部改变。由于其简便直观的特性,Richett's平面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 04 下巴整形手术与技术 颏成形术过程是通过调整颏部骨块形态,以改善外观。这种手术旨在通过切开并重新固定颏部骨块,实现颏部形态的个性化调整。采用口内微创切口,精准暴露手术区域,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。医生会采用口内微创切口技术,以精细地暴露出手术区域。这种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口腔组织的损伤,同时确保手术视野的清晰,为医生提供最佳的手术操作条件。 在手术过程中,根据手术需求,医生会调整远心端骨块的位置,并采用X型4孔钛板将其弯制呈阶梯状,以实现骨块的稳固固定。 ◇ 适应症与截骨移位 采用钛板与钛钉进行稳固固定,这一技术适用于多种情况。不同的畸形需要不同的手术方法。1、缩小颏部前后径,矫正前突的颏部形态。2、前移颏部以增加其前后径,从而矫正颏部后缩的畸形。3、提升颏部高度,以矫正颏部在垂直方向上的不足。4、降低颏部高度,以矫正颏部垂直方向上的过长部分。5、增宽颏部宽度,以矫正颏部左右径的不足。6、旋转颏部,以矫正颏部的偏斜或其他不对称性畸形。7、在实际操作中,这些情况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,因此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所有异常因素。 
 |